急诊急救知识科普

龚铭 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

版次:010    作者:2024年12月06日

急诊急救是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的救治措施,通过对患者开展及时、有效的急诊急救,能够有助于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掌握基本的急诊急救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它能够在专业医疗救助到达之前帮助实施关键的现场处理,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接下来我将带来一些急诊急救相关知识的科普。

1.心脏骤停急救

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需要及时采取心肺复苏。

(1)需要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确保在进行急救时不会对自己或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然后要识别患者的状态,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呼吸和脉搏,如果患者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同时也要拨打急救电话。(2)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时,要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中部,另一只手掌重叠其上,手指抬起不接触胸壁。保持手臂伸直,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每次按压深度在5到6cm之间,频率为每分钟100到120次。然后要进行头部后仰和下颌抬高等动作,以开放患者气道。(3)也可以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需要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钟,确保看到患者的胸部上升。在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要进行2次人工呼吸,继续此循环直至专业医疗人员接手。

2.低血糖急救

患者出现低血糖时,需要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首先要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环境中,避免跌倒或受伤。(2)要立即给患者补充糖分,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应立即给予含糖食物或饮料,如糖果、果汁、葡萄糖片等,以快速提升他们的血糖水平。(3)要让患者平躺并抬高双腿休息,这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大脑获得更多氧气和能量。(4)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血糖仪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即使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也应尽快联系医疗专业人员,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3.中暑急救

中暑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要让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或脱掉患者的衣物,以帮助散热。(2)要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水湿巾敷在患者的头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区域,同时也可以用冷水擦拭患者的身体或将患者浸入凉水中。(3)要给患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鼓励患者适量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以防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在处理中暑患者时应格外小心,因为热射病等重症中暑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要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不断监控患者的状态,并继续采取积极的降温措施。

4.食物中毒急救

当遇到食物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1)要让患者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并保留剩余的食物样本,以便后续医疗诊断使用。(2)然后要判断患者的病情,如果症状轻微,如轻度恶心、呕吐或腹泻,可以尝试居家观察和自我照顾,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以防脱水。如果症状严重需要寻求医疗帮助,如患者出现持续呕吐、剧烈腹痛、血便或脱水迹象(如口渴、少尿、干燥的皮肤和粘膜)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求助。在等待救援时,不要自行催吐,因为这可能会加剧食道损伤或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如果需要可以缓慢饮水或服用口服补液盐溶液以补充电解质。

5.溺水急救

在发现溺水者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

(1)首先在救援前需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发生二次溺水事故,接着要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援助。(2)开放气道:要将溺水者置于仰卧位,使用仰额抬颏法开放气道,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3)要检查溺水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和脉搏,时间不应超过10秒钟,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和心跳,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对成人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4)保持温暖: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同时要保持溺水者温暖和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