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服务“薅羊毛” “仅退款”变成“多赔钱”

版次:004    作者:2024年12月17日

“仅退款”服务

“仅退款”服务是指在电商平台购物过程中,当遇到商品质量问题、与描述不符等情况,并符合平台相关政策时,消费者可以选择向卖家提出仅退款请求,而无需将商品退回给卖家的一种服务。它简化了售后服务流程,降低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使消费者在遭遇商品质量问题时能快速获得赔偿,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多家电商平台上线了“仅退款”服务,初衷是为了让消费者更方便购物,减少在售后上和商家沟通的时间和成本。此后,“仅退款”逐渐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

然而在运行中却滋生了恶意“仅退款”行为,成为一些人“薅羊毛”的捷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仅退款”服务被滥用又该如何破解?

案例

2022年9月,买家邱某在商家蔡某开设的某电商平台店铺下单了一款价值13元的磁吸灯,收到货后,买家邱某以灯开关接触不良为由申请退款。尽管商家蔡某提供了处理方法,甚至提出免费换货,但邱某并未理会,而是直接申请了“仅退款”。退款成功后,商家蔡某多次要求邱某退回货物,却未得到回应。

同年11月,买家邱某再次在同一家店铺以同样的方式利用“仅退款”服务进行退款后,商家蔡某多次联系邱某要求退还货物或货款,邱某均予拒绝,商家蔡某无奈将此事诉至法院。

浙江平阳县人民法院水头人民法庭法官陈灵敏:像这种“仅退款”行为,违反了民法典的诚信原则,构成违约,理应承担违约责任,如退赔货款、赔偿合理的经济损失等。

在日常生活里面,消费者可以合理利用平台的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不能利用平台的规则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否则一旦诉诸法律,可能“仅退款”就会变成“多赔钱”。另外,当商家遭遇恶意薅羊毛等情况的时候,可以通过平台申诉或者使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吕来明:法院判决认定买家不是诚信消费,而是利用仅退款的规则谋取不正当利益,所以判决买家败诉,要向平台支付货款,或者说承担其他的赔偿责任。

法律专家岳屾山:为了有效打击这种恶意“薅羊毛”的行为,可以考虑建立和完善黑名单制度。通过各大电商平台的信息共享,建立起平台和市场监管的黑名单,可以限制恶意“薅羊毛”者在平台上的这种活动,提高他的违法成本。这个措施能够警示潜在违法行为,还能够保护合法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同时可以考虑完善“仅退款”的规则。根据消费者的诚信状态来确定“仅退款”的到账时间,为商家申诉留出时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款退了,商家申诉,但是消费者不还钱这样的情况发生。

最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商家是有责任有义务确保销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符合标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真实透明的商品宣传和展示,可以减少因质量问题所导致的退款、退货,降低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风险。同时也可以减少恶意“薅羊毛”的机会。

据新重庆-重庆日报、央视新闻、中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