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9 作者:2025年02月14日
安全用药,并非只是简单地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其背后蕴含着诸多的常识和要点。从如何正确解读药品说明书,到真假药鉴别、合理选择药品,再到药物使用方法、时间和用药忌口,每一个环节都关系着用药人员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安全用药的世界,揭开那些必须知道的用药常识!
1.正确解读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药物使用者了解药品信息最直接的途径,一般在药品说明书中使用者可以了解到药品的名称、剂型、适用病症、不良反应等多项内容。除了这些要通过了解药品的基础信息外,从安全用药角度考虑,使用者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更要关注说明书中的“慎用”、“忌用”和“禁用”三项内容。
慎用的药物主要是指药物可以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状态变化和用药效果,一旦发现用药后出现不适反应要立即停用药物。通常情况下,需要慎用药物的人员多为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和脏器功能不全者。
忌用的药物主要是指药物的使用已经达到不适宜使用或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避免重复使用。一般已经明确药物使用过程中会让患者出现明确不良反应且后果严重的药物多为忌用药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是否忌用存在个体差异性。
禁用表示绝对不可使用药物,一旦使用将会对使用者带来严重的健康或生命威胁,如对某一种药物成分过敏,便不可使用该类药物。
2.注意辨别真假药
药品市场鱼龙混杂,有真正的良心药,也有披着“药品”皮的假药。对于真假药品的辨别,主要是在购买药品时关注药品包装上是否标注有“国药准字”在国内,有上述字样的药品代表该药品是经国家批准正式生产的药品。但是在市场中,有很多的保健品和假药,在购买药品时若是发现包装标注有“国食健字”、“卫食健字”,这些都是保健品,若包装上标注有“X卫食证字”便是食品,当包装上标注的字样为“卫药健字”便是假药。
3.合理选择药品
药品的合理选择也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关键。在选择药品之前,购买者需要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专业设备的检查,在明确诊断结果和用药目的的前提下选择对症的药品才能让病情缓解或治愈疾病。目前,由于大多数人缺乏对药品的认知,所以很多人在购买药品时会存在“价钱贵的药就是好药”思想,但事实上药品的价格贵不等于药品就好,决定药是否好的标准在于药品是否对症,只要不对症,再贵的药也没有太高使用的价值。目前,临床上有非处方药和处方药两种,非处方药便是有用药需求时能到药房自行购买的药品,简称OTC。
4.服药方法
在服用药物时,很多人会出现无法咽下药物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人不了解吞咽不同药物的技巧。想要顺利吞下药物,可以将胶囊和药片分开服用,在服用胶囊类药物时微微低头,在服用片剂药品时可以稍稍仰头,如此便能更顺利地吞咽药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论采取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在于吞下药品,但有些患者在口服药物时会习惯的突然大幅度仰头,而这一行为会增加呛水的风险,因而想要安全用药就要尽量避免这一行为。
5.一日三次不等于随餐吃药
大家对“一日三次”“一日两次”这样的用药要求并不陌生,但这种要求并不是针对所有的药物都要在一日三餐前或饭后服用,需要根据具体所用药物而定,如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时便需要在进食早、中、晚三餐前或早、晚餐时或餐后服用,而对于使用抗菌药物的人员来讲,“一日三次”、“一日两次”指的是药物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再使用,如间隔8小时或12小时服药一次。
6.服药期间要忌口
想要提高用药安全性,在用药期间就需要注意忌口。如在服用“地平”类降压药或“他汀”类降脂药时要避免食用西柚,主要是因为在服用“地平”类降压药物时食用西柚容易让患者出现可致命的低血压,而在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期间食用西柚则容易让患者的转氨酶升高或让患者因为横纹肌溶解症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