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4 作者:2025年02月20日
《2025年社交趋势报告》由复旦大学联合相关团队发布,基于11253份有效问卷和平台多模态内容分析而成。报告以“悦己时代,为世界赋魅”为主题,呈现了当代年轻人在社交、情感、消费等多方面的趋势,展现他们重构自我与他人、外部世界关系的过程。
回形针情感
年轻人对恋爱态度复杂,超76.8%的单身者想恋爱,但也享受单身。他们渴望恋爱,但也认同“低质量恋爱不如高质量单身”。脱单面临社交圈单一、难遇三观契合对象和不擅与异性交流等问题。而不想恋爱的原因主要有追求自由、害怕失望和未遇到合适对象,女性更注重自我成长,男性则受经济压力等影响。恋爱与否关键在于在互动中认识自我。
432Hz陪伴
432Hz是传说中的宇宙频率,可以实现身心的放松,以听觉为媒介,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在寻找同频共振的陪伴。
年轻及高学历用户更青睐语音功能,这既源于对复古简单生活体验的怀念,也因为这种陪伴有亲密感且能保持边界感,满足人们对亲密与陪伴的渴望。
溏心蛋社交
“固聊”成为流行,代表介于“不熟”与“全熟”之间的“半熟”社交关系。相比“搭子”,年轻人在多种活动和情感分享场景中更倾向选择“固聊”。和半熟网友分享心事,这体现了年轻人对更有深度、更稳固人际关系的追求。
最小单位确定性
年轻人通过运动寻求生活的确定性,运动成为与他人建立联结的方式。新一线城市年轻人参与度尤为突出。运动在情绪调节中起关键作用,61.7%的年轻人心情不好时会选择去户外,运动带来的掌控感和多巴胺、内啡肽分泌让他们获得确定性。
电子布洛芬
“过家家式营销”的毛绒公仔IP和经典影视受年轻人喜爱,成为治愈的“电子布洛芬”。年轻人在压力下通过这些获得“被治愈”的感觉,他们并非幼稚,而是在借这些方式缓解现实压力,缝补与世界的关系 。
AI不释手
超三分之一年轻人愿与AI做朋友,AI虚拟伴侣受关注,AI智能体融入生活。年轻人在信息搜集和写作辅助等方面常借助AI。近四成被访者愿向AI虚拟人倾诉烦恼,因其能提供情绪价值,但也有人认为虚拟人虚假,不过随着发展,AI有望成为更懂用户的“朋友”。
情价比消费
以“好运喷雾”和“谷子”为代表,年轻人追求情绪价值与价格的最大比值。“好运喷雾”等虚拟商品和“谷子”等二次元周边流行,年轻人通过购买这些获得期待感和好心情,“快乐消费”成为主流消费心态,他们在消费中追求积极情绪、心流体验、良好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满足。
拒绝高敏感羞耻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等心理学概念进入大众话语,体现年轻人对自我情绪和心理感受的关注。年轻人通过浏览音视频、与朋友讨论等方式理解和应对情绪,正视内心感受是认识自我的开始,这种对自我的关注还创造了超越个体、结成社群的可能性。
重返三次元
《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文旅,年轻人重新发现线下的魅力。去线下意味着与具体的人在一起,能提升幸福感,年轻人在参与线下活动中感受生活细节,学习从具体生活中获取幸福的能力。
为世界重新赋魅
“祛魅”和“抽象”成为流行语,反映年轻人对传统理想生活观念的改变。他们对工作、爱情等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并非不热爱生活,而是追求有自己兴趣爱好、自由自在的生活。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田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