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

会带来哪些变化?

版次:002    作者:2025年03月11日

层高

就像房子的“身高”,是指从本层地板到上层地板的距离,而我们常说的实际使用高度,是净高,用公式来理解:层高-楼板厚度=净高。

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近期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的建设指南,也在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是把住宅的层高提高到不低于3米。这意味着,施行了多年的层高国家标准即将迎来改变,特别是随着相关细则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住房的居住舒适度将进一步提高。

为何选择3米作为“好房子”的基准?

对于净高,我国2005版《住宅建筑规范》、2011版的《住宅设计规范》,都有不应低于2.4米的强制性要求。而对于层高,则来自2011年版的《住宅设计规范》,其中规定“住宅层高宜为2.80米”。“宜”,表明这是一个建议性的要求,所以各地具体执行的时候,高低略有不同。

由于国家标准实施已有多年,部分要求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的人对居住品质提升的要求,层高标准的调整,将意味着更大、更舒适的居住空间。

比如,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住宅层高普遍执行2.8米标准,但实际装修后净高常不足2.5米。狭小空间易导致压抑感,且难以满足地暖、新风系统等现代装修需求。住建部调研显示,超过60%的购房者将层高不足列为居住质量的主要痛点。3米层高的设计,可使装修后净高提升至约2.7米,显著改善室内通风、采光效果,并降低潮湿、霉变等问题发生率。

同时,3米标准并非单纯“拔高”,而是综合成本与效益的选择。据测算,普通住宅层高每增加10厘米,每平米土建成本约上升2~3%左右。而3米的标准在提升舒适度的同时,将有利把成本增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北京、杭州等试点城市已提前探索层高优化,市场反馈显示,3米住宅的溢价接受度更高。

从国际经验看,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住宅层高普遍在2.9-3.2米之间,更高空间有助于延长建筑寿命,减少因压抑感导致的频繁翻新需求。

重庆等地已先行调整层高地方标准

近几年,江苏、山东、云南等多地,已经对地方住宅层高标准进行了调整,把层高调高了,新标准的要求集中在3米到3.3米之间。

在天津,当地出台的新版《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将原标准“住宅层高宜为2.8米”调整为“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0米”。

在昆明,结合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明确提出住宅建筑层高不得小于3米。并且要求,无论阳台封闭或者不封闭,阳台计容面积按空间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江苏的《改善型住宅设计与建造导则》提出,改善型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1米,三层以上改善型住宅层高不应大于3.6米;设有地暖、管道式新风或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的改善型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15米。

山东的高品质住宅设计指引(试行)中也明确,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0米;并且鼓励有条件的项目适度加大空间高度,提高至3.3米以上。而安徽的高品质住宅设计指南,做出进一步细化,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米,装配式住宅以及设有集中空调、地暖系统等的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1米。

而在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此前也已制定并发布了推荐性地方标准——《住宅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鼓励大家积极选用。该《标准》已于今年2月起正式施行,其中就对重庆市城镇新建的住宅建筑改建、扩建住宅建筑的层高作出了具体要求: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米且不宜大于3.6米。

专家解读

层高提高

将带来哪些变化?

专家表示,层高标准等一系列指标的优化和提升,将助力未来“好房子”的建设和发展。

对采光和通风非常有利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表示,高度高了以后,窗户就有更大的空间,对于采光和通风是非常有利的,这些都有助于显著提升居住的舒适度。中国人正在变得越来越高,在住房改善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希望住房的面积更大,也希望它的高度能更高。

抵消地板采暖所耗空间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晓钟表示,像地板采暖,它要占一些层高,我们目前针对百姓对舒适性的要求,对隔声、防裂等要求,这些措施都要增加空间的高度。反过来讲,我们通过层高本身的提高,把这一部分占用的空间抵消掉。

可以支持多种装修风格

专家表示,现代家庭对居住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3米以上的层高可以支持多种装修风格和空间布局,如设计夹层、阁楼或开放式空间,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

为建筑设备提供更大空间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设备正在成为好房子中的标配,比如像中央空调,像管道式的新风,以及像北方地区的地暖等。建筑层高加大,可以在立体的角度来说获得更大的空间,可以为建筑设备和装饰安装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此外,专家表示,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越来越重视,房地产企业之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能不能依据合适的层高,造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好房子”,将成为房地产企业未来着重考虑的问题。

综合央视新闻、重庆住建

大象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