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5件事,挽救肾功能

官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版次:013    作者:2025年03月21日

糖尿病又被称为现代生活中的常见“富贵病”,多因饮食不当、过度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诱发。患者在罹患糖尿病后,血糖指标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下,如控制不良还可能引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最为严重,且有研究表明,每3位糖尿病患者中即有1人发生肾脏病变,对患者肾功能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那么,哪些危险因素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又应当如何挽救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呢?下面就为大家进行科普。

一、促成糖尿病肾病的7大危险因素

(一)长病程。根据临床现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病程时间越长,并发肾病的风险也越大。因此,自确诊糖尿病起,患者就应当树立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意识,且患病5年以上者应当更加重视,定期遵医嘱接受肾功能等相关检查。

(二)吸烟。烟草对于人体的损害已得到多项研究以及实践证实。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吸烟可导致并发症风险增加,不仅包括糖尿病肾病,还可能累及眼睛、心脏等器官。

(三)高血糖。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高血糖是促成疾病的最大威胁,根据临床现有研究显示,加强血糖指标控制,能够使一型、二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风险分别降低50%、66.7%。

(四)高血压。高血压常与高血糖共同作用,加速对糖尿病患者肾脏的损害。根据临床现有研究,患者长期处于血压指标过高的状态下,可导致肾小球完整性受到破坏,从尿液中流失大量蛋白质与有益物质;还可能加剧血管收缩,对肾脏的血供及正常功能造成影响;也能够促进肾脏组织的炎性反应,加速其纤维化进程。

(五)血脂异常。受糖尿病病情影响,患者多伴随血脂水平异常症状,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异常被证实与肾脏病变密切相关,影响尿蛋白、肾小球硬化等症状的发生、发展。

(六)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男性,容易合并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尿酸水平异常,进而可影响肾脏功能。同时此类患者通常还存在饮酒的习惯,酒精在人体中会形成乳酸,从而影响肾脏中尿酸的排出量,导致指标水平升高,危害肾健康。

二、挽救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5件事

(一)控制血糖。加强血糖控制,有利于消除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成因,进而降低其发病风险。当前根据临床相关标准,建议患者将空腹、餐后两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控制在<6.1mmol/L、<8.0mmol/L、<6.5%,老年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放宽标准。患者可通过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限制高升糖饮食摄入、坚持适当锻炼等措施控制血糖。

(二)控制血压。高血压与肾损伤实际上是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血压控制也同样重要。而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其中,依那普利等ACEI类药物以及氯沙坦等ARB类药物能够达到降压、降尿蛋白、肾脏保护等功效,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但用药期间需定期对血钾及肾功能进行检查,如血肌酐指标水平超过3mg/dl、肾功能不全,则不宜服用。同时还应严格控制钠盐摄入、加强日常情绪管理、坚持适当开展有氧锻炼。

(三)控制血脂。血脂相关指标异常、脂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患者肾损伤加重。因此,需要加强控制管理。临床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提升LDL-C指标水平,贝特类药物提升血清甘油三酯(TG),同样注意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过量饱和脂肪酸以及高胆固醇食物。

(四)控制饮食。除前文提及的低糖、低盐饮食外,还需注重以下营养物质的合理摄入:1.蛋白质:结合个人体重,按照0.6g/kg~0.8g/kg的公式进行计算。2.碳水化合物:确保此类饮食所提供的热量占总摄入热量的60%~65%,并且随肾功能减弱而适当增加。3.脂肪:严格控制脂肪摄入,日常烹饪建议选择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例如花生油、橄榄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