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9 作者:2025年03月28日
如果留意一下,你会发现,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或多或少都存在牙齿不整齐的问题,如:虎牙、龅牙、地包天等等。这不仅影响面部美观,还会影响发音、咀嚼等功能。整齐健康的牙齿,可以让生活更美好更健康,反之,畸形的牙龈是很容易引起口腔问题的。那么,牙齿正畸到底该怎么做呢?以下将从正畸概念、正畸原因、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1.口腔正畸的基本概念
1.1正畸的定义。口腔正畸是利用矫治器,对牙齿施力,让牙齿移动,以调整牙齿和颌骨的位置,提高咬合功能与美观度。同时,牙根会有新的牙槽骨形成,让牙齿在新的位置上固定,不会因牙齿移动而产生病理性改变。
1.2不同年龄阶段的正畸治疗。乳牙期正畸:适合3~5岁儿童,多用于反颌患儿,实施早期矫正,有助上颌骨发育。替牙期正畸:适合6~12岁儿童,针对儿童牙齿、颌骨发育特点,对牙齿不齐、颌骨畸形等积极纠正,以保证颌面部发育正常。青少年正畸:适合12~18岁青少年,此时牙齿、骨骼发育较稳定,故能获得明确正畸效果。成人正畸:成年牙齿问题,涉及牙齿不齐等。正畸治疗前,需要对成人的牙齿位置、颌骨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2.口腔正畸的原理
2.1牵引力和压缩力的作用。正畸治疗期间,医生利用矫治器、牙套、牵引装置等器械,给牙齿施加牵引力、压缩力。这些力,在牙齿和周围组织处作用,调整牙齿的位置与角度,逐步改变牙齿和颌骨位置。
2.2牵引力。对牙齿施加拉力,让牙齿脱离原牙槽骨。随新牙槽骨的形成,牙齿逐步移至正确的位置。
2.3压缩力。对牙齿施加压力,压迫其牙槽骨,促进骨质吸收,并让新的牙槽骨形成,进而改变牙齿位置。
2.4牙周膜和骨质的重塑作用。口腔正畸治疗期间,利用牵引力、压缩力,能重塑牙周膜和骨质。
2.5牙周膜。牙周膜为纤维组织,将牙齿、牙槽骨连接,有一定可塑性。施加适当的牵引力或压力,牙周膜重塑,牙齿移动至正确位置。
2.6骨质。正常情况下,牙槽骨形状是可以调整的。对牙齿施加牵引力、压缩力,刺激牙槽骨重塑与再生,促进牙齿移位。
3.口腔正畸的注意事项
3.1口腔正畸早期的疼痛不适。口腔正畸开始1~2周,口腔内有不适感,均属正常,不要太担心和焦虑。首次佩戴矫治器或是复诊加力后,牙齿均会存在一定的酸胀、疼痛、不适等症状,这些均是正常的。通常情况下,疼痛不适于3~7d内减轻或消除。若无其他严重不适,应及时与矫正医师联系。
3.2口腔正畸必须按照医嘱定期复诊。乳牙期矫正较简单,其矫治时间一般为6个月左右。恒牙期矫治时间,一般为24个月左右。通常,固定矫治器佩戴后,1个月需要复诊1次。而活动矫治器,则需2~4周复诊1次。若是复诊不及时或长时间不复诊,牙齿不会移动,或是出现异常改变,无法获得理想效果。
3.3口腔正畸治疗中的饮食注意事项。口腔正畸期间,饮食并没有什么限制,一般饭菜均可食用。但是不能食用粘性过大的食品。而且质地较硬以及大块食品,均要在切成小片后再食用,以防矫治器脱落或损坏。
3.4口腔正畸治疗中突发状况及应对方法。矫治器容易对口腔黏膜、舌等软组织,产生轻微的摩擦或刺激疼痛。一般,数日后,口腔便可以适应。但是若是软组织因钢丝刺伤,则需要将竖起的钢丝按倒。若是托槽、带环松动脱落,或是出现弓丝折断等情况,而导致口腔功能降低,应立即与正畸医生联系,以确定后续处理方法。
3.5口腔正畸期间务必保护好矫治器。矫治器的材料较贵重,是由专业人员手工制作,有些矫治器则是成套进口。不可私自改动其形状或结构。若是隐形矫治器或是活动矫治器,取下后,应立即放入保护盒中,不可随意包在纸巾中,以防损伤或丢失。
结语:总之,正畸治疗有改善口腔健康、提高面部美观度的作用。通过选择矫治器,并制定矫治方案,能调整牙齿位置、角度、咬合关系等,进而解决咀嚼功能等问题。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正畸治疗不断完善,能为更多患者提供高效、个性化的治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