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松垮垮”的骨头,带你了解骨质疏松的真面目

张伟 衡水市人民医院

版次:011    作者:2025年03月28日

在我们的身体里,骨头就像一座大厦的框架结构,支撑着我们的日常活动。然而,有一种疾病却能让这座坚固的“大厦”变得摇摇欲坠,这就是骨质疏松。下面,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的真面目。

一、骨质疏松的“预警信号”——无声之痛

1.身高“缩水”:身体悄悄在变矮。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身高不如从前?这很可能是骨质疏松发出的信号。骨质疏松会让椎体逐渐压缩变形,身高也随之一点点“缩水”。这可不是简单的衰老现象,而是身体在提醒你,骨质健康亮起了红灯。

2.体态“变形记”:“弯腰驼背”找上门。曾经昂首挺胸的你,是否开始不自觉地弯腰驼背?骨质疏松使得骨骼的支撑力下降,脊椎承受不住身体的重量,慢慢弯曲变形,驼背就这样悄然出现。

3.脆弱“骨防线”:一碰就折的危机。咳嗽一声、弯腰捡个东西、不小心轻轻绊倒,这些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对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却可能引发骨折危机。由于骨质流失严重,骨骼变得脆弱不堪,就像被虫蛀空的树干,稍微受力就容易断裂。脊柱、髋部、腕部等部位,成为骨折的高发区域,让患者的生活充满了潜在危险。

二、骨质疏松的“罪魁祸首”——多因素综合作用

1.年龄与性别因素:年龄增长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质吸收速度大于骨质生成速度,骨质流失加快。男性在70岁以后也可能因为雄激素水平的下降等原因出现骨质疏松。

2.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久坐不动的人,骨头得不到有效的应力刺激。就好比一个机器,长时间不用就会生锈,骨头也是这样,缺乏运动使得骨密度逐渐降低。过度饮酒和吸烟也对骨头健康不利。酒精会干扰维生素D、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而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影响骨细胞的正常功能。

3.营养不均衡:钙是骨骼的“建筑材料”,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就像盖房子没有足够的砖头一样。维生素D也非常关键,它能帮助肠道吸收钙。如果缺乏维生素D,即使吃了很多钙也无济于事。此外,蛋白质摄入过少或者比例失调也会影响骨基质的合成。

三、骨质疏松的“诊断秘籍”——精确检测

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最准确的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这个检查就像给骨头做一次“扫描体检”,通过测量特定部位(通常是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然后与国际标准的骨密度参考值进行比较。如果T值小于-2.5,就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除了骨密度检测外,医生还会询问病史、评估生活习惯,并且可能会做血液检查,了解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维生素D等相关指标的情况,来全面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

四、骨质疏松的“治疗锦囊”——多管齐下

1.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这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钙剂的补充量要根据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而定。一般成年人每天建议摄入800-1000毫克的钙,老年人和绝经后的女性则需要1000-1200毫克。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老年人可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制剂,每天800-1200国际单位。

2.抗骨质疏松药物: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其中包括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药物,如双膦酸盐类,这类药物就像给破骨细胞派去了“小管家”,让它们不要过度破坏骨质;还有促进成骨细胞功能的药物,比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

3.生活方式干预:运动对于改善骨质疏松非常重要。像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负重运动和抗阻运动都可以增加骨密度。戒烟限酒,改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坚果和新鲜蔬菜等。

骨质疏松虽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但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就能够守护好骨质的健康,让我们的骨头重新变得坚强有力,继续支撑我们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