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卡盲盒,不能是个“无底洞”

版次:002    作者:2025年06月23日

盲卡盲盒哪能“无拘无束”?据报道,不少未成年人沉迷抽盲卡、盲盒,有消费失控现象。不少孩子原本只是拿零花钱偶一为之,逐渐发展到豪掷千金,并陷入攀比、竞赛的怪圈。

盲卡、盲盒受到追捧,除了商品本身的价值,还在于提供了一种心理满足和情绪价值,满足了消费者某种精神需求,圈外人可能无法理解,但身处其中者大有人在,乐此不疲。但当消费主体变成未成年人,性质多少有点变化。

如今,盲卡早已超越简单的收藏功能,变成儿童青少年社交圈里的“硬通货”。未成年人沉迷盲盒,耗费大笔金钱,很容易衍生种种问题,比如家长和商家围绕购买行为是否有效产生纠纷;未成年人也容易在这种刺激的、无节制的购买中迷失,逐渐成瘾,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

因此,对于瞄准未成年人的盲盒,需要进一步强化监管规定的刚性。比如上述规范指引中,虽对盲盒消费的年龄做出了限制,但未规定相应处罚。对此不妨进一步明确,对于疏于年龄审核的商家,明确一定的惩罚性措施。

对于商家如何验证年龄,如何明确监护人的知情和同意,相关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有专家建议,线上平台可采取“实名认证+人脸识别+监护人二次验证”三重验证机制,线下则设立“未成年人专区”等方式,进一步明确商家验证售卖对象的标准和规范。

要避免未成年人沉迷盲卡、盲盒,家长也应当负起责任——毕竟,孩子的钱是从家长手中要来的,不能只给零花钱,对孩子的消费行为不管不顾。要主动关注孩子的消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规避各种消费陷阱和套路。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