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7 作者:李晓2025年07月01日
打开万州厚重的历史册页,这是一座英雄辈出的城市。无数英雄,凝聚成一座城市壮美的魂魄,汇聚成一座城市浩大的气场,也激荡着我们的故乡万州,在三峡平湖的波光里向上生长,美丽蝶变。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五桥街道——巍巍李家山下,有一座沧桑的百年老院,名叫龚家老屋院子。
老屋院子,是出生在龚家社区的蒋开萍烈士生前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49年11月27日,新中国刚刚成立,共产党员蒋开萍牺牲在重庆渣滓洞那个血雨腥风的大屠杀夜晚,青春的生命——定格在24岁。
24岁的生命啊,还没来得及听到一声“爸爸”的呼唤;24岁的生命啊,还没来得及听到新中国阔步前行的铿锵足音。
英雄蒋开萍,成为龚家人心里永远的追忆与思念。唐德兰,龚家社区党总支副书记,10多年来,她奔走在龚家社区的阡陌山野,一点一滴收集着蒋开萍的革命事迹。她还到万州区档案馆、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收集完善历史资料,让革命烈士的事迹生动鲜活、丰富翔实。而今,在改造修缮的龚家老屋院子红色陈列室里,悬挂着一个年轻人英姿勃勃的黑白照片,这是蒋开萍烈士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照片上,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闪烁出对党忠诚的赤胆忠心,也闪烁出对龚家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
开萍烈士,如你所愿啊,而今您的家乡、城乡接合部的龚家社区,在和美乡村的建设中,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城乡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舒畅,越来越幸福。2025年春天,五桥街道打开春光明媚的画卷,在涌动的游客中,有来老屋院子怀念您的人群;在涌动的人流中,有社区组织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为游客们提供最温暖、最贴心的服务。在社区的楼院、田园,有党员们常年奔走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站出来!群众冷暖,牵挂在心头,和美生活,可感又可触!
开萍烈士,如你所愿啊,在五桥街道,您的革命事迹,感召着、激励着平凡人的身影,奔赴在建设家乡的各个岗位、各个角落。这些身影,让生机勃勃发展的五桥,成为最动人的风景线。
在包浆深深的五桥老街香炉巷、香炉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傅山祥,差不多每天早晨都要到老街的街巷里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一个习惯。他随身带上一个民情记录的笔记本,哪家老人需要特别照顾,哪家居民窗前树的枝丫需要社区干部去帮忙修剪,小巷子里家家户户的情况,他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这些居民家针头线脑的小事儿,就是日日夜夜里最真实的烟火生活。
傅山祥说,对党忠诚,决不是一句口号,是平常工作里为群众服务的周到细心,他有一句社区治理的口头禅:“干部围着群众转,群众跟着干部干!”在社区,他组织成立“党员来到家门口”“清清五桥河”两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这些暖心的身影,这些初心奔腾的共产党员,演绎着基层共产党员最本真的角色。
“1990年6月29日,这是我的另一个生日。”说这句话的,是今年56岁的五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熊得咏。那一天,21岁的熊得咏心情激动,他举起拳头,对党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
熊得咏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出于对党的深厚感情,他把入党纪念日作为自己生命中的另一个生日。27年来,熊得咏把根深深扎在社区的土壤里,让“五间桥是个大家庭、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治理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社区老党员向全兴,在五桥老街凌晨的特大洪水席卷时,奋不顾身冲向临河的五一街,用拳头砸响没来得及撤离居民家的门,一直到双拳砸出了血泡,确保了老街群众在洪流中的生命安全;社区老党员聂代田说:“我人老了,起不到党员的更好作用了,但我还有手艺在啊!”聂代田在家买来竹子,用2年时间编织了300个筲箕、刷把、拐杖,挨家挨户送到老街的居民们家中。一名老党员的朴实行动,暖透了老街人的心肠。
五桥崛起的新城,汇入万州城市发展的版图。五桥街道长龙社区,是万州最大的安置征地移民成立的社区,社区治理特别繁重、特别复杂、特别艰辛。面对社区治理的千头万绪,社区党总支书记韩强,带领社区一班人,把社区治理得和顺、和谐、和美。韩强常说一句话,群众需要我们,我们感到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责任,作为一名党员的自豪。这实实在在的话语,源于扎在社区的土壤有多深,惦记群众的冷暖之情就有多深,就有多真!
起航,万川奔流的万州!出发,古韵新姿的五桥!这些对党忠诚的平凡人的身影,是最动人的风景!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