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折和成人骨折有何不同?

陈雄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版次:009    作者:2025年07月04日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总是难以避免,骨折便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当孩子发生骨折时,不少家长会疑惑:儿童骨折和成人骨折有什么区别?治疗方法又有哪些不同?作为儿科骨科医生,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科普,帮助家长们正确认识儿童骨折。

一、儿童骨折与成人骨折的差异

(一)骨骼特点不同:儿童骨骼中含有较多的软骨成分,骨膜较厚且血运丰富。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儿童骨骼具有更强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就像鲜嫩的柳枝,在受到外力时,不容易像成人骨骼那样完全断裂,而是更容易出现“青枝骨折”,即骨折部位如同折断的青嫩树枝,一侧骨皮质断裂,另一侧仍保持完整;或者“弯曲骨折”,骨骼仅发生弯曲变形,没有明显的断裂。

(二)愈合能力不同:由于儿童骨骼的血运丰富,新陈代谢旺盛,其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快于成人。一般来说,儿童骨折后的愈合时间仅为成人的一半到三分之二。例如,成人小腿骨折可能需要3-6个月才能愈合,而儿童在相同部位骨折,通常1-3个月即可达到临床愈合。这种强大的愈合能力虽然是儿童骨折的一大优势,但也可能带来问题。如果骨折复位不准确,在快速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畸形愈合,影响肢体的正常生长和功能。

(三)生长潜力不同:儿童骨骼存在生长板(骺板),这是儿童骨骼特有的结构,也是与成人骨折差异的关键所在。生长板对儿童骨骼的纵向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当骨折累及生长板时,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导致肢体长短不一、关节畸形等严重后果。而成人骨骼的生长板已经闭合,不存在因骨折而影响生长发育的问题。

(四)受伤机制与骨折类型不同: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在日常活动、运动或玩耍中,更容易因摔倒、碰撞等原因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多集中在手腕、肘部、脚踝等关节周围。由于儿童的活动方式和身体协调性与成人不同,受伤机制也更为复杂,因此骨折类型多样,如骺板骨折、撕脱骨折等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这些骨折类型在成人中相对少见。

二、儿童骨折的治疗要点

(一)准确诊断是基础:儿童骨折的诊断不能仅依靠X线检查,因为部分儿童骨折,尤其是涉及生长板的骨折,在X线片上可能表现不明显。因此,除了常规X线检查外,必要时还需结合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细微结构,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

(二)复位要求更严格:儿童骨折的复位要求比成人更为严格。因为儿童骨骼具有较强的生长和塑形能力,一旦复位不良,随着生长发育,畸形可能会逐渐加重。对于大多数儿童骨折,应尽可能采用闭合复位的方法,通过手法操作使骨折断端恢复到正常位置,这种方法创伤小,对骨骼生长的影响也较小。但对于一些复位困难或不稳定的骨折,则可能需要进行切开复位,通过手术直视下进行精确复位,并使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

(三)固定方式需谨慎选择:儿童骨折的固定既要保证骨折部位的稳定,又要尽可能减少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常见的固定方式包括石膏固定、支具固定和内固定。石膏固定和支具固定属于外固定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对骨骼生长影响较小,适用于大多数儿童骨折。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影响肢体血液循环,或过松导致骨折移位。内固定通常用于较为复杂的骨折,如涉及关节面的骨折或不稳定骨折。在选择内固定材料时,应尽量选择可吸收材料或小型的金属植入物,以减少对生长板的刺激,并在合适的时机取出内固定物。

(四)重视康复与随访:儿童骨折后的康复训练同样重要。在骨折固定期间,应指导孩子进行适当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训练,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拆除固定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肢体的活动量和负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儿童骨折与成人骨折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其治疗也有独特的要点。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保护,一旦发生骨折,应及时就医,遵循儿科骨科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和康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