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护士教你“无痛”胃镜检查全流程

胡小亚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

版次:012    作者:2025年07月04日

对于许多人对胃镜检查的恐惧,往往源于对未知过程的担忧。事实上,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痛胃镜已逐渐成为消化道疾病筛查的“舒适选择”。作为消化科护士,我见证过无数患者从忐忑不安到安心完成检查的全过程。今天,就以专业视角为您揭开无痛胃镜的神秘面纱,助您以平和心态面对这项必要的检查。

无痛胃镜的“安全密码”:科学麻醉与精准操作

无痛胃镜的核心在于静脉麻醉技术的应用。检查前,麻醉师会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及健康状况,精准计算短效麻醉药物(如丙泊酚)的剂量。这种药物起效快、代谢迅速,通常在检查结束后10-20分钟内即可完全排出体外,不会对神经系统造成长期影响。整个过程中,患者会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既无意识也不会产生疼痛记忆。

需要强调的是,无痛胃镜并非“毫无风险”。检查前,医护人员会通过心电图、血常规等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排除严重高血压、哮喘急性发作等禁忌证。对于孕妇、哺乳期女性或存在药物过敏史的人群,医生会谨慎评估后制定替代方案。这种严谨的评估机制,正是无痛胃镜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检查前的“黄金准备”:细节决定检查质量

饮食管理:检查前6-8小时需严格禁食,2小时禁水。若检查安排在上午,建议前一晚8点后仅少量饮水;若在下午检查,当天6点前可饮用少量清流质(如米汤)。避免高渣、产气食物(如牛奶、豆浆),以防胃内残留影响视野。药物调整: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可在检查当天用少量水送服;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胰岛素用量;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需提前告知医生,必要时暂停使用。身心放松:检查前1小时可进行深呼吸练习,或聆听舒缓的音乐以缓解焦虑。穿着宽松衣物,取下假牙、首饰,避免检查时造成意外。

检查中的“无痛体验”:睡个安稳觉的秘密

进入检查室后,护士会协助摆好体位(通常为左侧卧位,双腿屈膝)。麻醉师通过留置针注射药物,患者会在数秒内进入睡眠状态。此时,内镜医生会轻柔操作胃镜,通过口腔、食管进入胃部,利用高清摄像头观察黏膜情况。若发现可疑病灶,医生会使用活检钳取微量组织送检,整个过程约需10-30分钟。值得注意的是,麻醉状态下患者的吞咽反射消失,胃镜通过咽喉时更顺畅,减少了恶心、呛咳等不适。监测仪全程记录心率、血氧等生命体征,确保安全。许多患者苏醒后反馈:“就像小憩了一会儿,完全不记得检查过程。”

检查后的“科学养护”:细节护理促恢复

饮食恢复: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待咽喉麻木感消退后,可先试饮温水。若无呛咳,逐步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24小时内避免辛辣、坚硬食物。活动限制:24小时内不宜驾驶、操作精密仪器或剧烈运动,因麻醉药物可能残留,引起轻微头晕感。症状观察:少量患者可能出现短暂腹胀或黑便(因肠道气体残留或活检创面),通常1-2天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腹痛、呕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特殊人群的“定制化方案”

老年人:需更严格评估心肺功能,检查中加强血氧监测。肥胖或睡眠呼吸暂停者:麻醉风险较高,需提前备好呼吸支持设备。儿童:需由经验丰富的儿科麻醉团队操作,采用更低剂量的药物。

无痛胃镜的“早筛价值”:早发现,早治愈

早期胃癌往往无症状,而胃镜是发现黏膜病变的“金标准”。数据显示,早期胃癌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无痛胃镜通过消除患者恐惧,显著提高筛查依从性,真正实现“舒适化早癌防控”。

无痛胃镜并非高不可攀的“高端检查”,而是现代医学赋予我们的安全屏障。从精准麻醉到规范操作,从细节准备到科学养护,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医护团队的专业智慧。当您因胃部不适或筛查需求面临检查时,请放下顾虑,选择信任——这份信任,终将换来更清晰的诊断与更安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