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3 作者:2025年08月08日
夏季蚊虫活跃,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疾控专家表示,目前,针对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最好的预防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
“如何有效驱蚊”成为了许多人关心的话题。市面上驱蚊产品琳琅满目,其中,驱蚊手环因其“不接触皮肤”“天然无害”等宣传,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家里有儿童或孕妇的家庭,更倾向选用“天然”“不接触皮肤”的驱蚊手环。
很多人认为,相比驱蚊喷雾,手环戴在手上更安全、更方便。然而,驱蚊手环真的比喷雾更安全有效吗?
网络流言
“驱蚊手环真的比喷雾更安全有效”
驱蚊手环因其“不接触皮肤”“天然无害”等宣传,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网上还有很多人认为,相比驱蚊喷雾,手环戴在手上更安全、更方便。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没有依据。
市面上的驱蚊手环,大部分成分都是"柠檬油"“香茅油”等植物精油,大多为经过提取的混合物,仅含有少量活性成分,和真正有效的驱蚊成分“柠檬桉油”差太多,几乎可忽略不计。而且叠加作用范围有限,只有手环周围很小的范围,驱蚊效果实则可忽略不计。
01
驱蚊手环为何被认为更安全?
驱蚊手环通常打出以下几张“安全牌”:
■不需要直接喷在皮肤上,避免过敏
■天然植物精油萃取,不含“有害化学物”
■柔和气味,适合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
■可持续释放香气,长效驱蚊
听起来确实让人安心。但问题在于,这些说法大多停留在听起来好而不是科学上确实好。换言之,驱蚊手环未必对所有人来说都安全,驱蚊效果也未必均有科学的验证。
02
那么,驱蚊手环真能驱蚊吗?
驱蚊手环通常采用植物精油作为主要驱蚊成分,包括香茅油、薄荷油、柠檬桉叶油、丁香油等。
据商家宣传,这些天然成分能通过缓慢释放的方式,在手环周围形成一个保护圈。它们的原理是利用蚊虫不喜欢的气味或物质来干扰蚊虫的嗅觉,使其远离或无法定位人体。
实则,这些植物精油,都是没有经过提纯的混合物,可能只有少部分含有少量的有效活性成分,但也只能在手环附近起有限的作用。这意味着,它很难为身体其他部位提供有效保护,蚊子仍然可以叮咬腿部、背部等未被保护的区域。
而且精油挥发后更易受到风向、空气流动等影响,驱蚊效果不稳定。在开放环境下,这些挥发出的物质很容易被风吹散,难以形成持续有效的驱蚊保护圈,导致驱蚊效果大打折扣。手环中的驱蚊成分挥发速度也可能不均匀,且随着佩戴时间延长,有效成分的浓度会逐渐降低。因此,其驱蚊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此外,其中使用的驱蚊成分也未必就对所有人都安全。尽管一些手环宣传“天然无害”,但天然成分并非绝对安全。
例如,香茅油等植物提取物也可能引起某些人皮肤过敏或刺激。某些植物精油(如柠檬油)具有光敏性,可能引起某些人日光性皮炎。此外,手环长期接触皮肤,可能导致部分人佩戴部位出现局部皮炎、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
对于好奇心强的儿童来说,他们甚至可能将手环放入口中舔舐或啃咬,存在误食驱蚊成分的风险,这远比短时间使用喷雾后洗手更危险。
03
驱蚊喷雾是否不如驱蚊手环?
相较于驱蚊手环,驱蚊喷雾通过将驱蚊有效成分直接、均匀地喷洒在暴露的皮肤或衣物上,形成一层广范围的保护屏障。这种方式能确保驱蚊成分覆盖到大部分易被蚊虫叮咬的区域,从而提供更可靠的防护。
许多人谈化学色变,尤其对喷雾中的DEET(避蚊胺)、羟哌酯(派卡瑞丁)等成分产生恐惧,认为它们“有毒”“刺激性强”。但事实上,这些成分是目前国际权威机构认定有效、安全的驱蚊成分,已经在全球广泛使用了几十年。
它们的驱蚊效果,都经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等众多权威组织、机构的广泛研究和测试(注:以下几种成分适用场景不同,本文旨在分享科普知识,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
DEET(避蚊胺)
·推荐浓度:10%~30%,有效驱蚊时间达2~6小时
·被WHO列入“基本药物清单”
·儿童2个月以上即可使用10%浓度产品
羟哌酯(派卡瑞丁)
·被认为比DEET气味更小、刺激性更低
·对蚊虫和蜱虫有效,适合儿童和敏感肌肤人群
柠檬桉油(PMD,p-menthane-3,8-diol)
·提取自柠檬桉(Lemon Eucalyptus),也可人工合成
·是目前唯一被CDC和WHO同时认可的天然驱蚊成分
·推荐浓度为30%左右,可提供最长约6小时的驱蚊保护
·对伊蚊(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主要蚊种)有较强驱避效果
·适用于3岁以上人群,儿童使用需避开口鼻、眼睛周围
·气味较强,有些人可能对其敏感,使用前应少量测试皮肤反应
注意!“柠檬桉油”和“柠檬桉精油”不同,真正有效的是经过提纯后的PMD成分,而非普通植物香精。驱蚊手环中若只含香味型精油,其效果远远不如标准浓度的PMD。
在正确使用前提下,上述成分可以作为有效的驱蚊剂,并对人体是安全的。根据相关研究,含有DEET或羟哌酯(派卡瑞丁)的驱蚊喷雾能够提供4~8小时的有效保护,保护范围覆盖整个涂抹区域。
技术帖
如何安全使用这些驱蚊成分?
首先,应该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进行使用。例如,避免直接喷洒在面部,可先喷在手上再涂抹、避开伤口或破损皮肤、用后洗手等。
对于儿童,需特别注意不同成分和浓度的适用年龄限制。例如,DEET不建议用于2个月以下的婴儿;柠檬桉叶油不建议用于3岁以下的儿童,并且应由成人代为涂抹,以防误食或误入眼睛。
在推荐浓度和正确使用下,驱蚊喷雾的安全性是经过多年验证、科学证实的,比手环那种“天然但不可控”的方式更可靠。而且喷雾能更灵活、更全面地覆盖身体暴露部位,确保驱蚊成分达到并维持有效浓度,从而提供比手环更可靠、更持久的保护。这是预防蚊媒疾病,如登革热、疟疾等的关键措施之一。
科学防蚊建议:这样做才靠谱!
■户外活动
建议使用正规驱蚊喷雾,优选含有羟哌酯(派卡瑞丁)成分的驱蚊喷雾,注意浓度与使用方法。
■室内防蚊
使用纱窗、蚊帐、电蚊拍等物理防蚊手段,清除积水蚊虫孳生地。
■儿童使用
先喷于大人手心,再涂抹孩子皮肤,避开手部等。优先选择低浓度羟哌酯(派卡瑞丁),避免眼口手部接触。
■手环仅作辅助
如果喜欢香味或使用方便,可将手环作为“补充防护”,但绝不能作为主要防蚊工具。
综合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重庆疾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