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疼痛管理,你知道多少小窍门

蒋彬 望城恒康医院

版次:010    作者:2025年08月08日

手术后疼痛是患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难题,它影响了患者康复的速度及生活质量。疼痛既源于手术创伤所致的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又与神经系统复杂的传导机制有关。有效地进行术后疼痛管理,既可缓解患者不适,又可促进创面愈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康复),正常活动。所以掌握科学、合理的疼痛管理方法与技巧,对于促进临床护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术后疼痛是怎么产生的?

手术后疼痛主要是由于手术时组织损伤造成炎症反应,神经刺激以及肌肉痉挛等多因素综合影响而出现,从而使疼痛信号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导,造成疼痛感。

2.术后疼痛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主要目标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舒适度,有利于早期活动,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并发症,达到快速康复目的,使患者对疼痛管理过程和效果感到满意,增强对医疗团队的信任和配合度,提升患者的整体就医体验。同时避免药物副作用。

3.常用的术后疼痛管理方法有哪些?

(1)药物镇痛: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镇痛药、局麻药和辅助用药。(2)非药物疗法:如冷敷、热敷、理疗、调整体位、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等。(3)多模式镇痛:结合不同机制的药物和方法,提升镇痛效果,减少副作用。

4.术后疼痛管理的小窍门有哪些?

在手术后疼痛管理方面,有很多切实可行的小技巧,有助于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和促进康复。(1)手术后要及时服用镇痛药物,以预防疼痛的加剧,对于急性疼痛的控制显得格外重要。(2)要根据患者具体疼痛程度,灵活调节给药剂量,使其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以免药物使用过多或过少。(3)通过多模式镇痛策略联合应用冷敷、热敷、理疗及心理疏导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及非药物疗法可增强镇痛效果及降低单一药物副作用。(4)在手术后还要格外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与交流,以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恐惧心理,从而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5)教育患者合理用药、引导患者正确应用止痛药,避免误用或依赖等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6)面对特定的场景,可以考虑使用,如神经阻滞这样的局部镇痛方法,以提高其镇痛效果。(7)要对患者疼痛评分进行连续监测,对镇痛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并依据反馈信息对镇痛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疼痛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5.为什么术后疼痛管理如此重要?

做好疼痛管理能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减少感染风险、促进早期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6.术后疼痛管理中需要注意什么?

手术后疼痛管理的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事项是要格外关注。(1)药物治疗虽然是镇痛中最核心的方法,但是一定要谨防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阿片类药物会导致呼吸抑制、恶心、便秘等副作用的发生,要严格把关,及时应对。(2)轻度疼痛不容忽视,因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就会发展成慢性疼痛而影响患者的长远生活质量。所以疼痛管理要重视早期干预及持续地重视。(3)在进行疼痛管理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避免使用“一刀切”的治疗策略,以确保治疗方案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4)正确应用疼痛评估工具同样关键,只有确保评估数据准确,才能够为合理镇痛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5)家属及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医生合作,对患者进行常规疼痛观察及护理,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以共同促进手术后的恢复。

总之,手术后疼痛管理既系统又精细,涉及药物治疗及非药物干预等多模式策略,并注重个体化及动态调整。通过早期干预、合理用药、心理支持和严格疼痛监测等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推动康复进程。但在临床上仍须注意药物副作用及疼痛评估是否准确,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今后随着对疼痛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科技的发展,手术后疼痛管理一定会越来越准确和人性化,以达到对术后疼痛安全、科学、人性化管理的目的,帮助患者获得更高质量的恢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