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作者:2025年08月08日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的女性群体。据有关数据统计,女性群体中有至少20%-30%的人会患上子宫肌瘤。但很多患者一听到肌瘤就会十分担忧,害怕恶变或手术治疗。但其实,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其恶变几率小,且手术治疗也需要符合相应的适应症,通常可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因此,在患上子宫肌瘤后,不必过度担忧。下面将对子宫肌瘤的病因、治疗等进行介绍:
1.子宫肌瘤有哪些症状表现?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大多呈实质性球形结节状,其质地较硬,与周围正常的子宫肌层组织有着清晰的界限,小可如米粒大小,而大可如拳头大小,且还可能多个肌瘤同时存在。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月经异常,比如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症状,是因肌瘤使子宫内膜增加,且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如果长期月经过多,还可能引起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2)腹部肿块,肌瘤体积增大或者浆膜下808C瘤,能够明显摸到肿块。(3)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压迫直肠可能引起便秘,压迫输卵管可能会导致不孕或宫外孕。(4)疼痛,患者可能会经历下腹部的剧烈疼痛,并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相关症状。浆膜下肌瘤出现蒂扭转时,会引起急性腹痛。
2.子宫肌瘤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暂未有明确的定论,结合相关调查结果可总结其病因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1)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子宫肌瘤细胞增生肥大,因此生育年龄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也较高。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肌瘤则会逐渐缩小或停止生长。孕激素会刺激子宫肌瘤的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但也能够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当孕激素分泌减少时,肌瘤数量可能会增多,导致病情加重。(2)遗传。临床发现部分患者显现出家族聚集的现象,尤其是直系亲属患有子宫肌瘤,其患病几率相对较高。基因突变或多态性可能会影响细胞增殖、凋亡等过程,而促使肌瘤形成。(3)生活习惯。长期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比如缺乏运动、精神压力过大,或者食用过多摄入高脂高糖食物以及含有大量激素的食物。(4)生育情况。初潮年龄过早,会增加肌瘤形成的可能性,而生育次数少或未生育的女性,由于对激素反应更为敏感,子宫肌瘤的风险也相对较高。(5)子宫创伤。比如多次接受人工流产,或者是长期患子宫炎症疾病,也可能增加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
3.子宫肌瘤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临床子宫肌瘤多为良性肿瘤,虽然不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也存在一定的恶变风险,其概率为0.4%-0.8%,因此也不可忽视。子宫肌瘤有多种治疗手段,比如随访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等。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以及肌瘤的具体情况,以便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因此,并非患上子宫肌瘤就一定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对于子宫肌瘤体积较小、没有明显症状且接近绝经年龄的患者,以随访观察为主,每隔3-6个月进行复查即可。对于子宫肌瘤大小不超过5cm、症状相对较轻、接近绝经年纪以及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合进行手术的患者,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疗法。手术治疗通常用于肌瘤体积超过5cm且有明显症状表现,比如贫血、肌瘤压迫膀胱和直肠等器官,或者肌瘤在子宫内壁、靠近输卵管影响受孕,以及生长速度过快、有恶变风险等情况。另外,黏膜下肌瘤以及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直径超过3cm,可能引起严重出血、月经紊乱等症状,也建议手术治疗。除了以上治疗手段外,子宫肌瘤还可采用中医药治疗,以化瘀消瘀的方法减少出血、缓解症状,也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较多,具体需要结合患者病情、基础情况进行选择,而非所有患者都要接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