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香 一 瓣

表达

版次:007    作者:麦 田2025年09月16日

父亲离开我们八年多了,心里老是惦念,时不时会在梦境里见到他。除母亲常念叨外,可能一直以来心存遗憾。

父亲走的很突然。那时我在贵阳出差,老四把父亲送到医院。我赶回来时,他已陷入重度昏迷。十多个小时后,未留下任何叮嘱的父亲就走了。

父亲一生很不容易。从小远离故土,到恩施求学。学成归来,分配到全县最边远的乡镇工作。后来与母亲认识,在农村成家。工作30年退休后又回到农村。古稀之年随儿女回到县城居住。父亲从学生到国家干部,从农村到城镇,再回到农村,最后又回归城镇。每次随着身份和地域的转换,都要不断地适应与调整。我也是参加工作后,随着与父亲交流的增多,才真切地体会到其内心的无助与焦虑。

从小我与父亲并不太亲近。他在单位上班,那个年代交通极为不便,每年见到父亲的次数有限。父亲性格很暴躁,从小就对他敬而远之,生怕惹他发怒。甚至还很讨厌他,因为他回来了,要我在家呆着,不准许我出去和小伙伴漫山遍野地跑。好在父亲一般呆一两天就走了。

后来,父亲退休回到农村后,我又长时间在外读书,一起相处的日子,集中在寒暑假。退休后的父亲,性格变得温和,父子关系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父亲情感变得脆弱,看电视剧,常让他潸然泪下。有时回家小住一段,与父亲说说过往、聊聊现实。每每离开家时,父亲有时还悄然落泪。

随着交流的增多,我也渐渐理解了父亲的不易,对他多了份牵挂与亲近。但是,与父亲的情感表达,局限于身体问候,衣食关心。父子间依然缺少亲昵举动,更谈不上充分的情感宣泄。我给父亲零用钱,添置衣物和生活用品,来弥补我内心对父亲的情感缺憾。有时很想写一封长信给父亲。聊他的过往、谈我的困惑。但又不知如何下笔,父子间,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父亲病倒,我赶到医院。第一时间我急于找主治医生,想留住一线希望。回到病房,我想俯耳贴身,和他单独说说话。但亲友众多,我也只能摸摸他那冰凉的手,看着他极其痛楚的呼吸,我内心慌乱。以至父亲走了,我木然地站在一旁,脑子一片空白,看着老二给他洗身穿衣,无语无泪。

直至今天,我才深深地体会到,我与父亲之间差的是一个深深地拥抱,差的是一次真情的告白,差的是父子间深沉的情感喷发。我以文字的形式,纾解内心的伤痛,略显苍白。但这恰恰是对失去父爱的悔悟,是怀念父亲最真切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