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驾驶之城”,让重庆全球“圈粉”

版次:002    作者:2025年09月22日

金秋九月,山城重庆再次沸腾。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简称摩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50家企业参展,创下历史新高。

讲真,重庆应借此东风,打造一座独一无二的“驾驶之城”!

重庆与摩托车有着不解之缘。从上世纪70年代末嘉陵摩托车率先军转民,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民用轻便型摩托车CJ50,到如今宗申、隆鑫、力帆等知名品牌享誉海内外,重庆的摩托车工业历史悠久,制造能力雄厚,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摩托车之都”。

然而,重庆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这座8D魔幻山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高低错落、蜿蜒起伏的道路,层叠的立交、穿楼的轨道、滨江路与山城巷的交织,本身就是一条世界级的、充满驾驶乐趣的天然风景道。

将重庆打造成“驾驶之城”,将为重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摩旅经济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包括摩托车租赁、维修保养、装备销售、定制路线规划、专业向导服务,以及沿线的餐饮、住宿、文创产品等,都将因此迎来新的增长点。摩托车驾驶体验的蓬勃发展,又将直接拉动本地摩托车及相关配件的消费,为重庆庞大的摩托车制造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创新动力。

当然,有人会担忧扰民与安全问题。这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通过加强管理,如规划特定驾驶线路、设置限时路段、提升安全教育与监管力度,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挑战转化为规范化、高品质的体验。

摩博会的引擎轰鸣,是对重庆独特魅力的最佳注解。它提醒我们,重庆拥有着无可比拟的驾驶资源和产业基础。将重庆打造成全球独一无二的“驾驶之城”,将极大提升城市的辨识度和吸引力。这能吸引全球范围内寻求独特体验的摩旅爱好者,这不仅是重庆促消费、稳增长的创新思路,更是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推动文旅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据新重庆-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