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3 作者:2025年09月26日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常在夜间及凌晨出现或加重喘息、气急或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患病群体身心健康。哮喘发作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呼吸功能,严重者甚至引发气胸、呼吸衰竭、慢阻肺等并发症,现已成为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为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和护理支气管哮喘,掌握这些知识尤为必要。
一、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
为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风险,应从远离过敏原、改善居住环境、规律运动、充足睡眠等维度着手,具体如下:
(一)环境管理:定期清洁床单被褥、窗帘等物品,明确并远离个人过敏物质,如:雾霾天或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时妥善穿戴防护用品,房间紧闭门窗,必要时可安装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远离宠物发毛、皮屑;使用防螨床罩、枕套等。同时,保持室内干燥,避免接触二手烟、蚊香、香水、消毒剂等物品,并避免在流感高发季节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二)调整生活方式:培养良好作息习惯,每日保证充足睡眠时长,一般在7-8h左右,可通过调节光线、播放音乐等渠道辅助提高睡眠质量。与此同时,日常保持心情舒畅,通过深呼吸、肌肉放松技巧正确调控自身情绪,并依据自身运动能力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具体训练频率、强度依据支气管哮喘患者自身耐受能力决定。但值得注意的是严格注意运动环境温度、湿度,避免因寒冷、空气污染严重而增加急性发作风险。除此之外,日常建议患者适当增加维生素C(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维生素E(核桃、菠菜、生菜等)、Omega-3脂肪酸(三文鱼、散养鸡蛋等)等食物摄入量,并通过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合理调节自身体重。
二、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措施
支气管哮喘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现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其护理要点如下:
(一)急性发作护理:①保持冷静,调节姿势:当患者急性发病时,应第一时间远离花粉、宠物毛发、烟雾等刺激性环境,在确保室内通风流畅的基础上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双手支撑于膝盖或桌面,并解开领口、腰带等影响呼吸效率的饰品,通过扩张胸腔来逐步减轻呼吸机负担。值得注意的是,若是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病时处于平躺状态,将因加重呼吸困难而威胁生命安全。②快速使用急救药:在体位调整后,患者应立即使用短效β_2受体激动剂,通常1-2喷/次,5-8min可重复上述操作,但1h不宜超过8喷。若患者随身携带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复方制剂,可借助此类药物减轻气道炎症。与此同时,细心安抚患者情绪,引导患者通过循序渐进的腹式呼吸来逐步缓解呼吸紧促症状。若患者出现口唇青紫、说话困难等症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在医疗工作者指导下开展相关操作。(二)用药和基础护理:急性发作患者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同步应用祛痰、镇咳类药物,并依据病情严重程度、病原菌药敏结果,针对性选择控制感染药物。通常轻症患者可口服制剂,而较重患者则需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抗生素。为稀释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分泌物,可协助患者开展气雾湿化吸入疗法,并在操作期间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理念。与此同时,解痉、平喘类药物需依据患者个体情况予以选择,而负氧离子疗法可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除此之外,针灸及按摩、远红外热疗、靶向药离子导入等中西医结合疗法亦可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诊疗期间,保持室内安静、舒适,给予患者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每日饮水量不低于2500mL,并定期协助患者开展翻身、拍背等护理操作。若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现象,可通过鼻导管低流量、持续湿化吸氧逐步改善呼吸状况。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远离过敏原、有害气体,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同时,在急性发作时保持冷静,快速使用急救药物,实时监测呼吸频率、意识状态,并在医疗工作者的指导下正确开展临床诊治工作,定期学习支气管哮喘知识,以此控制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