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不是万能神药,用多药效翻倍?

李静 重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版次:014    作者:2025年09月26日

超市货架上,益生菌酸奶、益生菌粉、益生菌胶囊摆得满满当当;家长群里,有人说“孩子便秘吃益生菌就好”,朋友圈里,“益生菌能调肠胃、提免疫,多吃更有效”的说法也随处可见。不少人把益生菌当成“万能健康药”,甚至一次吃好几包,觉得这样效果能翻倍。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就来好好说说益生菌,教你正确用它。

一、先搞懂:益生菌到底是什么?

益生菌不是“药”,而是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就像肠道里的“好细菌”,主要作用是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让肠道环境更健康。我们的肠道里住着成千上万种细菌,有“好菌”也有“坏菌”,正常情况下,它们互相制约,保持平衡;可要是饮食不规律、吃太多抗生素,或者压力大,“坏菌”就可能增多,“好菌”减少,肠道菌群失衡,进而出现腹泻、便秘、腹胀等问题。

二、别踩坑!关于益生菌的3个常见误区

1.误区一:益生菌是“万能药”,啥毛病都能治。很多人觉得“便秘吃益生菌、腹泻吃益生菌、免疫力差也吃益生菌”,其实益生菌的作用很有限。它主要针对的是肠道菌群失衡引发的问题,比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吃抗生素后肠道菌群被破坏导致的腹泻)、轻度便秘或腹胀,对这些情况有一定调理作用。

但要是像急性肠胃炎、感染性腹泻,或者便秘是因为肠道梗阻、痔疮等问题引起的,单靠益生菌根本没用,还会耽误病情。之前有位老人便秘多年,一直吃益生菌没效果,后来检查发现是肠道肿瘤,幸好发现及时,才没错过治疗时机。

2.误区二:益生菌“多吃效果翻倍”,吃越多越好。有些人觉得“吃一包有效果,吃两包效果肯定更好”,其实不然。肠道能容纳的益生菌数量是有限的,过量补充会打破肠道原有的菌群平衡,反而可能引发腹胀、腹泻等不适,就像小林那样,本来只是轻微肠胃不适,多吃益生菌后反而加重了腹泻。

3.误区三:所有益生菌都一样,随便买随便吃。益生菌的“活性”和“菌株”很关键,不是所有益生菌都能发挥作用。首先,益生菌得是“活的”,要是储存不当(比如需要冷藏的益生菌常温放久了),或者冲泡时用了开水,益生菌就会失活,吃了也没用;其次,不同菌株的作用不同,比如乳双歧杆菌对调理腹泻有帮助,鼠李糖乳杆菌适合改善便秘,要是选错了菌株,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正确使用益生菌:记住这4个要点

1.明确“要不要补”:不是人人都需要。大部分健康人,只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作息规律,肠道里的“好菌”就能自己维持平衡,根本不需要额外补益生菌。只有以下几种情况,才需要考虑补充:吃抗生素后,抗生素会杀死肠道里的“好菌”和“坏菌”,停药后补益生菌,能帮助恢复菌群平衡;轻度肠道不适,比如偶尔腹泻、腹胀,排除其他严重问题后,可短期补益生菌。

2.选对“怎么买”:看活性、菌株、剂量。买益生菌时,先看“活性”——需要冷藏的益生菌要注意储存条件,常温益生菌要查看保质期;再看“菌株”,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对应的菌株,比如调理腹泻选乳双歧杆菌,改善便秘选鼠李糖乳杆菌;最后看“剂量”,优先选每袋含100亿-500亿CFU(益生菌单位)的产品,剂量太low可能没效果。

3.掌握“怎么吃”:时间、温度都有讲究。益生菌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吃,这时候胃酸浓度较低,能减少益生菌被胃酸杀死的概率;冲泡时要用温水(37℃以下,大概和体温差不多),别用开水,不然会让益生菌失活;要是同时在吃抗生素,要和抗生素间隔2-3小时,避免抗生素杀死益生菌。

4.知道“补多久”:短期补充即可,别长期依赖。益生菌不是“保健品”,不需要长期吃。一般情况下,针对特定问题补充1-2周就行,比如吃抗生素后补2周,轻度腹泻补1周,症状改善后就可以停了。长期依赖益生菌,反而会让肠道自身产生“惰性”,减少自身“好菌”的生成,不利于肠道健康。

益生菌是肠道健康的“好帮手”,但不是“万能神药”,更不是“多吃越好”。只有正确认识益生菌,避开误区,才能让它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