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根溯源:腰椎间盘为什么会突出?

赵文郡 合川人民医院

版次:015    作者:2025年09月26日

在骨科门诊,“腰椎间盘突出”出现的频率较高,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总被腰腿痛折腾得坐不住也站不稳,比如一些上班族每天坐着超过8个小时,某天突然发现弯腰捡东西时感到特别困难,就连青少年都可能因为运动方式不正确被查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这个让很多人都感到困惑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出现的?今天我们就好好找找根源,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的腰椎间盘为什么“突出”?

(一)退变是“原罪”,随年龄增长躲不开: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核心的成因,在于椎间盘出现了退变,而这种退化现象大约从二十岁前后便已悄然发生。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很特殊,没有血管直接供血,主要依靠椎体的渗透来获取营养,年纪越大,椎间盘处的血液流通会逐渐变弱,髓核中的水分也会缓缓减少,从原本饱满有弹性的“果冻”状态变成干燥又易碎的“纤维块”。纤维环的韧性也会跟着下降,像老化的轮胎一样容易出现裂纹和破损,相关数据显示,在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半数以上的人都存在程度不一的腰椎间盘退变情况,只是很多人暂时还没有表现出症状。退变本身无法逆转,不良习惯会让这个过程加快,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都会让椎间盘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加快髓核脱水及纤维环老化的进程。

(二)积累性损伤,坏习惯是“加速器”: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往往和基础的退变有关,而积累性的损伤则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显眼的习惯其实都在悄悄伤害着椎间盘。久坐时腰椎承受的压力比站立时要高出40%,弯腰久坐时这种压力更是能达到站立时的2倍,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姿势会让纤维环一直受到挤压,很容易出现局部的磨损和破裂,办公室白领、司机、程序员这些人群出现这种问题的概率往往较高;错误的弯腰姿势也会带来影响,比如弯腰搬重物时直接弯腰用腰发力,而不是先蹲下用腿部力量起身,这时腰椎间盘会瞬间承受巨大压力,有研究发现弯腰提起10公斤重物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能达到100公斤,这样的力度足以让纤维环破裂;突然的外力冲击同样不容忽视,剧烈运动时的突然扭转、摔倒时臀部着地,都可能瞬间撕裂纤维环,年轻人出现的腰椎间盘突出很多都和运动损伤存在关联;长期腰部受凉会让肌肉变得紧张痉挛,这会增加椎间盘的压力,同时还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让椎间盘的退变速度加快。

(三)先天因素,有些人天生“不抗压”:先天发育异常与后天因素相同,会使腰椎间盘更容易突出,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属于先天发育异常的一种情况。正常腰椎有5节,其中一节与骶椎融合即腰椎骶化,骶椎有一节变成腰椎即骶椎腰化,无论是这两种状况中的哪一种,都会让腰椎承受的力量不均衡,进而加重椎间盘所承担的压力。椎间盘先天性发育不良是另一种先天发育异常情况,部分人群的纤维环天生比较薄弱,髓核的弹性也较差,这类人群即使没有明显外伤,也可能在年轻时就出现椎间盘突出。存在先天发育异常的人群需要注意保护腰部,避免不良姿势和过度负重,降低发病风险。

(四)肥胖与妊娠,额外的“压迫”不可忽视:体重超标会让腰椎长期处在超负荷的状态中,相关研究发现体重每增加10公斤腰椎间盘的压力就会增加约50%。腹部脂肪太多身体重心会往前移,这会迫使腰部过度前凸加重椎间盘的负担,如女性怀孕期间子宫慢慢增大身体重心会向前移动,腰椎曲度增加后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会明显上升,孕期激素变化会让韧带变得松弛,纤维环的稳定性也会跟着下降,这也是部分孕妇会出现腰腿痛的原因。

了解这些根源我们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如避免久坐、掌握正确的用腰方法、将体重控制在合适范围以及留意腰部的保暖;若已经存在腰腿痛的症状也不用太过恐慌,只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再配合药物、理疗或者康复锻炼等手段,大部分情况下都能起到不错的缓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