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检验对传染病防控有多重要

陈琳 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

版次:016    作者:2025年09月26日

传染病防控是守护公共健康的重要防线,疾控检验如同防线的“眼睛”与“雷达”,通过精准检测、科学分析,为传染病早期发现、快速处置、有效控制提供核心支撑。从识别病原体到追踪传播,从指导防控措施到评估效果,疾控检验贯穿防控全过程,重要性在每次疫情应对中都尤为凸显。

一、精准识别病原体:锁定传染病的“元凶”

传染病暴发时,明确传播源头是首要任务,疾控检验是锁定病原体的关键环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需通过专业检验手段准确识别。疾控实验室采集患者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相关样本,利用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微生物培养等专业技术,快速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病原体及种类、型别,甚至能精准识别病原体的变异情况。精准识别能避免“盲目防控”,为判断病原体传播力、致病力提供依据。若无法及时识别,会延误处置时机,导致防控措施偏离方向,增加扩散风险,因此“精准识别”是防控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二、追踪疫情传播链:摸清传染病的“扩散路径”

明确病原体后,疾控检验需追踪传播链,厘清传播关系,为阻断传播提供依据。通过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样本的检验,疾控人员判断感染者,梳理传播关系并绘制图谱,分析病毒基因特征以判断传播源头与分支,调整追踪重点。只有摸清传播链,才能精准划定管控范围,对感染者和密接者及时隔离,有效切断传播路径,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三、支撑防控策略制定: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传染病防控策略需以疾控检验数据为科学支撑,不可主观决定。疾控检验汇总分析疫情数据,明确传染病流行强度、传播速度、易感人群等信息,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据。通过检测不同区域、人群感染率,判断是否存在局部暴发风险,比如针对人口密集的社区或交通枢纽,可强化防控力度;监测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分布,评估环境传播风险,指导针对性消毒。同时,疾控检验还能评估防控效果,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管控力度或优化策略。

四、开展健康监测:筑牢传染病的“早期防线”

除应对已发疫情外,疾控检验还承担日常健康监测职责,通过“早发现、早干预”防止传染病大规模暴发。针对医护人员、冷链从业者、学校师生等重点人群,以及医院、养老院、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疾控部门定期开展病原体筛查,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避免隐性传播。日常健康监测如同“前置哨兵”,通过持续检验筛查,将传染病控制在萌芽状态,大幅降低大规模传播风险,为公共健康筑起前置防线。

五、助力应急响应:提升传染病的“处置速度”

传染病暴发具有突发性,疾控检验的快速响应能力直接影响应急处置效率。疾控实验室 24小时待命,接到样本后第一时间检验,通过优化检测流程、调配专业人员,缩短样本采集到结果报告的时间,为病例诊断、隔离治疗争取宝贵时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疾控检验能快速调配资源,扩大检验能力,增设临时检测点实现“应检尽检”,确保尽快排查所有感染者。若无快速响应,疫情处置会陷入被动,导致短时间内扩散,增加防控难度。

六、守护公共健康:降低传染病的“社会危害”

从个体健康到社会稳定,疾控检验都在默默守护。对个人,及时检验帮助感染者尽早确诊、接受规范治疗,减少并发症风险,避免病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对公众,通过控制疫情扩散降低感染概率,避免学校停课、企业停工等情况,保障正常生活与工作秩序;对社会,减少传染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保障医疗资源不被过度挤兑,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疾控检验是传染病防控的“技术支撑”,更是守护公共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屏障”。它虽不直接面对公众诊疗,却在防控每一个关键环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用科学与专业为公众筑起看不见却坚固的健康防线,是传染病防控中当之无愧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