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7 作者:李 晓2025年09月30日
深秋,万州“平湖”水位达到175米。
阳光下,清澈江水发出深蓝宝石一样的光芒,友人孙大哥在江水中畅游,孙大哥平时大多是自由泳,有时也用蝶泳。只见孙大哥在江水中潇洒地双手搏浪,如奋力扇动大鸟翅膀,水花四溅中,他在涌动的浪花中迅猛前行。
16年前,在孙大哥的启发与鞭策中,我开始了一年四季在江水中的游泳。这是我与一条大江的约定,潺潺水流中,我也倾听到了一座城市在水流中的韵律。
孙大哥名国庆,是国庆节那天出生的。孙大哥告诉我,在中国,叫国庆的人有42万多人。在万州,叫国庆的人有580多人。孙大哥与万州叫国庆的人,认识交往的有8个,他们还建了一个微信群,年龄最大的人就是张大叔,他是1949年10月1日出生的,与新中国同龄。这8个叫国庆的万州人,10多年来,每年的金秋十月,他们都要抽时间去拍摄一张合影作纪念,大多以万州滨江路、万州大台阶、西山公园钟楼、平湖新城、长江大桥为背景,人与城的相约,由此留下了时光的底片。
一座城市在大江边源源流淌的身世,有1800多年历史了。万州,它曾经的名字叫南浦、万川、万县。
好好读书,到万州城里去求一个饭碗,是我小时候的奋斗目标。我18岁那年的春天,来到距离万州城10多公里外的一个小镇工作。我对没有进城工作感到遗憾。乡下的堂伯来到小镇跟我打气:“侄儿啊,好好干,你必须进城工作!”
万州城,我一直怀着羡慕与憧憬地眺望着。
我真正融入万州城的生活,是1997年7月。万州长江上第一座开通的大桥,与我所在的小镇相融相连了。小镇老街旁边,是曾经稻浪滚滚的田园上,矗立起的一座新城,三峡工程修建后,两岸群山之间盈盈上涨的涛声已经隐隐而来。万州老城,大半个身子要被江水淹没,新城将作为本地移民安置的家园。新城与万州老城上半城将融合成一座城市崭新的版图。
一座城,因为三峡工程的涛声,三峡工程先后经过2003年135米蓄水、2006年156米蓄水、2010年175米蓄水,让万州经历了沧海桑田的美丽蝶变。一条激情汹涌的大江,缓缓沉静为缓缓奔流的湖,万州,也有了湖城的美誉。
万州人,对水下淹没的故城有亲人般的思念,湖水之下,触满了老城人的漫漫根须。
万州老城边的苎溪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河上有一座桥叫万安桥,它最初的名字叫中山桥,是1927年7月建成的。万州人都亲热地叫它:万县大桥。一座桥,横跨万州城东西,有了东城、西城之分。
三峡大坝建起来,陪伴万州人76年的大桥,就要和一个城市难舍的告别。2003年5月30日,我和数以万计的万州城居民,顶着烈日来到苎溪河边,聚集到拉起的警戒线外,与大桥作最后的诀别。各路记者和市民,端起了摄像机摄影机……一座城没有了往前激荡的涛声,我在浩淼之湖的眸子里,听见了它一天天的拔节之声。
2004年万州春天的船舷,停满了喜悦的水鸟。那年我35岁了,火车的汽笛鸣响在了家门口,青翠的山峦之间开始奔跑着我一直梦想的火车。火车通车那天,我忍不住去铁路边的小馆子里喝了半斤酒,在醉意之中望着故乡万州的第一趟列车出发,再一次把我的梦想送往倾心相许的远方。2016年秋天,高铁开通,我站在群山之上,望着一列高铁如离弦之箭奔驰,我张开双臂,一瞬间有到了云霄的感觉。曾经从长江上坐慢船3天3夜到上海的往事,已经成了怀想中一段旧时光。
万州,似乎从来就是一座面向未来而生的锦绣之城。波光粼粼的湖城,每一滴水珠里,都奔流着回忆,奔流着对未来岁月的憧憬,每一滴水珠里的奔跑,都是“万州之舟”的出发。
万川毕汇,融通四海,是万州的自然禀赋;兼收并蓄,开放包容,是万州的城市品格。为了宏大三峡工程的建设,万州百万移民告别家园。三峡大山水养育着勤劳的万州人民,也赋予了万州海纳百川的胸怀,万州人民走过了历史实践的光荣之路,那就是万州大开放,成就万州大发展。
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滔滔之水托起万州。万州自古以来便是万商云集、万客来游、万山红遍、万货集散之地。万川毕汇,汇聚的不仅是一湖碧波,汇聚的是人气、商气、财气,汇聚的更是希望、梦想、未来。万州成为湖城以后,一批批重大产业项目深植在万州大地上茁壮成林,产业之城强壮了万州的城市筋骨。
大江流淌,平湖波涌,得天独厚,站在新时代的起点,站在高峡平湖的潮头,万州地处库区腹心,渝东北中心,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扼守长江经济带的咽喉。而今的万州,铁路骨架“两纵两横”,高速公路“一环七射”,“一空一港”通天达海。万州,这座三峡的明珠之城,生长在翅膀上的城市,在一路铿锵的鼓点里,演奏出动人的万州乐章。
万州美,美在大地山河,万州美,更美在民风人心。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湖城”万州的天际线,是浩淼湖水中倒映的白云。四季出现的“万州蓝”,是这个城市最寻常的风景线。滨江路如绿云连绵的黄葛树,散发一座城市的浩大气场,那是装扮万州“城市客厅”的美丽盆景,其中一些黄葛树,是一棵一棵从淹没老城的街巷角落里移栽过来的,在它们的树身上都颁发了特别的“身份证”——注明着它们在万州老城的身世,一棵一棵树的根须,串起了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城周九大山头绿浪滚滚,是万州畅快呼吸着的巨大肺叶……这些年,很多离开了万州的亲友,最浓的乡愁,还是万州的美食,万州的山水。万州面、万州烤鱼、万州格格、三峡土菜、深山里农家的柴火土鸡……漫享万般滋味,这些舌尖上的万州美食,让万州人找到了味蕾上的乡愁,也让天下宾客留连忘返。南浦小剧场里看戏,带你穿越到岁月长廊,竹琴声声,那是最古典的雨声响起。今年的一个夏夜,我和一个外地归来的老友驱车去万州机场山顶,夜风吹拂,俯瞰这座迷人城市疑似银河落九天的璀璨夜景,我们意念中都有欲乘风上天的翅膀轻盈升起,想在更高处再深深凝眸那一片浩瀚灯海。
万州,这样一座值得我托付终生的城,属于我的万州时间,它是我生命史上一页一页的扎实书写,我与一座城的时光,命运与共,血脉相连。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