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渝 风 物

一座城市的楠木情缘

版次:007    作者:龙远信2025年10月21日

记不得是第几次到这片神奇的山林了,每一次去,都像第一次去,有一种肃穆,有一种虔诚,有一种安静,有一种洗涤……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因为这片山林以及身处其中的楠木,历经百年喧嚣人世的震荡和自然风雨的侵蚀,却始终如一,昂首挺立,怡然、安然而自成风景。

毋庸置疑,它们是时间深处的隐者,安守一隅,与世无争。它们是时间宠爱的强者,固守坚韧,向阳而生。

消隐于世,仿佛寂灭于林。960余亩山林,从此成为它们世居之地。百年以上古树达4000余株,最大胸径达79.6厘米,最大树龄125年。安静成为常态,安静成就奇迹,成就了迄今为止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楠木(桢楠)天然次生林。

每一次到永川区三教镇张家湾楠木公园,我都会问同样的问题,它们是怎么幸存下来的呢?

“隐于时间深处”,这是答案,似乎又不是。

在张家湾,每一棵楠木都屏蔽了世间的喧嚣与嘈杂,守着脚下的这抔土、这片岭、这座老屋。一棵桢楠告诉我:此岸即彼岸,生活中很多时候是无需渡的。绽放与萎谢,取决于一颗葱郁发亮的心。一位张家湾人告诉我们:损坏楠木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因为每一棵楠木都是神木,我们祖祖辈辈都必须敬它们。

每一次离开楠木公园,离开张家湾,我们都忍不住一次次回望,这些流落民间的贵族,保持着如此干净的血统:挺拔,卓然,无予无争。

设想自己是其中的一棵,晨光初露或烈日当空,日暮时分或四野漆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内心的承受度是多少,生命的强度就是多少。

坚韧!挺拔!孤绝!令无数砍伐之心卷刃。山林的回响是内心的回响,山林的静默是内心的静默。

从张家湾出发,一座城市找到了自己血脉里的符号。

2021年8月,永川启动了“区树”评选活动。根据公众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意见,楠木一骑绝尘、独占鳌头。经永川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楠木被确定为永川“区树”。

事实是,自2016年起,为全面推广楠木种植,永川每年免费发放100万株桢楠苗。从张家湾出发,今天,这些不为风雨所动的族群,正把影子投射到1576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在这座城市“永立潮头、海纳百川”的精神谱系里种下了挺拔、沉静的基因。

是的,这不仅仅属于张家湾,而是一座城市的楠木情缘。

走进永川国有林场的育苗基地,你会感受到珍稀物种在科技加持下的蓬勃生机与出圈“人生”;走进重庆桢楠研究所,你会感受到桢楠与非遗传承、文化产业的同频脉动……

漫步高大的楠木林间,阳光从桢楠古树的枝叶间洒下,星星点点,斑驳耀眼。每时每刻,你都能感受到有带着楠木气息的清风拂过,仿佛正与时光深处的这份静谧和悠长进行一次关于生活、关于生命的恒久对话。

(作者系重庆永川区作家协会主席)